中国机器人寄予厚望四大疑惑尚未解开
中国机器人寄予厚望 四大疑惑尚未解开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对中国机器人的发展寄予厚望,但目前还有四大疑惑没有解开。
AGV移动机器人到仓库取货,搬运给工业机械手自动装配,再传送到自动喷涂区,最后成品入库……车间没有工人,所有岗位均由机器人独立完成。如此场景,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的“数字化无人工厂”里,随时可见。
这仅仅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化的一个缩影。经过上世纪最后30年的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在进入21世纪后迎来新浪潮。
“这是一个分水岭,中国机器人实现了由技术研发向技术应用的转变。尤其是在2014年,中国的机器人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家“十一五”“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教授王田苗对记者说。
2013年,中国以3.7万台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高速增长,达到3.36万台,同比增长32.5%,预计全年达到4.5万台。
在2014年6月9日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他还说,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不仅要把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
这是迄今为止,中央高层对机器人产业发展最直接、最明确的表态和支持。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专家均表示,这番表态给成长中的中国机器人产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被寄予厚望的中国机器人,还有哪些待解的疑问?
市场空间还有多大
在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高峻峣看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化找准了时间点,正好处在国内市场趋向增长的节点上,避免了产业化过程中的各种阻碍,“少走了很多弯路”。
从“十五”开始,中国的机器人技术发展方向有了重要调整,从单纯的研发机器人技术向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装备扩展,并将中心任务定为:研发面向先进制造的机器人制造单元及系统、自动化装备、特种机器人,促进传统机器的智能化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国家更是将机器人技术的重点放在人机交互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上,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技术装备,应用于IC、船舶、汽车、轻纺、家电、食品等重点工程和行业,以打破国外公司在大规模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垄断,加速机器人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高峻峣告诉记者:“我国机器人从技术到应用的转化还需要时间,2000年以后的应用转化是成功的,方向也是正确的。”
12345下一页>
- 上一篇:印刷包装业公司未来信息化管理道路展望三
- 下一篇:有关反倾销知识
- 2021-11-17群英聚首共创未来2018中国工程机械维修技术峰会盛大召开
- 2021-10-26广州南海高新区要做制造业城市创新先锋
- 2021-10-18单晶组件价格居高不下恐致光伏领跑者跌跤
- 2021-10-18韩国宝马轿车的自燃事件余波未平质疑隐瞒技术缺陷
- 2021-08-18中国机器人寄予厚望四大疑惑尚未解开
- 2021-08-18深信服新一代EDR在数字化时代为产业保驾护航
- 2021-08-18中国制造2025规划智能制造机器人
- 2021-08-18塑料包装龙头王子新材利用成本优势与美的海尔达成合作
- 2021-08-18深企逐梦人形机器人技术蓝海
- 2021-08-12口罩自助售卖机落户徐州仪器人浅谈背后争议